二月的日常思索是,这个月我究竟做了些什么?尤其在脚伤与疫情限制了身体移动性的情况下(keep与跑步计划也因此搁置)。疫情步步逼近步步扩散的背景下,生活时常有些低压(哲学课上也在讨论相关的议题,常常回不了神)与无法专注,大概琐碎之事也是因此而收到更多关注。
在年度WBS->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的新系统中,似乎每天都在努力完成一项接一项的任务(虽说list的完成度有提高)。于是生活落入琐碎,而我又不禁思考,生活本身是否便是关乎琐碎的?(想起法国人对伊特鲁尼亚棺雕的解释:“他们告诉我们伴侣生活的秘密,是每日的清欢,而不是终极的至乐”)与父母的日常拌嘴或是视频聊天,与伴侣的一日三餐,自己熬的珍珠奶茶,上学路上拥挤破旧的地铁火车,抑或来修水管的大叔顺便把镜子打碎了,日出前出门上课落得一身湿答答的风和雨… …
如此又回想起许多同样琐碎的瞬间。比如家人们不约而同地在深夜或凌晨来询问我作为华人的身份现在在欧洲过得是否还好,法语课的同学在课间陪我去打电话看校医,大学的学妹在我不在的微信群里悄悄帮我找房子,台湾奶茶店的老板向我们推荐好喝的乌龙奶茶。
在partner的陪伴和监督下,这个月的支出较为可控,也继续践行着“可行的环保”的生活原则。同时深化生活的local性,比如法语在期中考的压力下有了阶段性的进步,现在已经可以用法语取外卖了。工作上继续为艺术杂志选文和翻译文章,同时持续地在办下一个实习的入职手续。
两支收获最大的videos:《想见你》的情节让我更加感到要珍惜身边的人,以及平凡日子也是可爱的。蒙克的课程让我找到了academic research的方向。此外vogue paris的《une fille, un style》系列也让我看得很入迷。
二月里去过的有趣地方:和娄老师看了芭蕾舞剧《吉赛尔》、有些网红的Yvon Lambert Library,卢浮宫的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特展(人好多…)、和颜先生泡了蓬皮杜的BPI图书馆、在情人节去了巴黎迪士尼、柯布西耶公寓(那天戴了顶假发)、埃菲尔铁塔(这次发现塔下有个可爱的篮球场)、浪漫生活博物馆(rank入最爱博物馆top5)、(关闭维修中的)巴黎圣母院和西岱岛,以及十三区华人街。